Tuesday, January 15, 2019

最有效減肥法是少食加上運動

上世紀有一個著名心理學實驗。一群人在午餐時被灌至肚滿腸肥,跟著被安置在一個會議室,等待研究員來測試類似食飽後對記憶有何影響之類的研究。

各人在會議室待了一會,突然有人拿著一些雜食和雜誌進入會議室,然後歉意地告知等待做實驗的人,說研究員未到,要他們待多一會。跟著放下雜食和雜誌,然後離開會議室。

會議室的門被關上後,肥胖的人就取雜食來吃,瘦人或身材平均的人就拿雜誌來看。過了一段時候,最胖的數個人,問其他人是否還要雜食。各人也回應不要後,他們就分別把數盤雜食據為己有。

整個過程被安裝在會議室天花板的閉路電視錄影下來。

全部人已經吃飽午餐,但肥胖的人就繼續進食,證明肥胖大多數是暴飲暴食所致。

這個實驗好準,見過的肥人,真是胃口奇佳。嘻嘻



劉乂鳴醫師從小在阿根廷長大,在阿根廷國立布宜諾斯愛麗斯大學醫學院取得醫學博士學位,也曾在美國、台灣耕莘醫院、馬階醫院擔任外科醫生,但他卻發現肥胖、體脂肪是導致慢性病、失智症、阿茲海默症的重要原因,為此,他自己身體力行,從原本外觀看起來像洪金寶,搖身變為醫界梁家輝。劉乂鳴醫師說:執行後,我逆轉了我的價值觀。
劉乂鳴醫師自訴他減少體脂肪的方法,他說他一周跑五十公里,一年五十二周,從不間斷,這是他25歲做不到,從代謝角度,叫逆齡。因此,他也糾正許多人觀念,認為年紀大了,因為代謝變慢,自然容易胖的觀念。台灣被稱為亞洲最肥胖國家,二個男生有一個肥胖;三個女生有一個肥胖,而且體重正常,大部分體脂肪都過高。根據統計,劉乂鳴醫師說有85%台灣人都減肥過,成功卻沒有多少位,很多減肥完,通常都會胖回去。
減肥是最有效 抗三高方法
劉乂鳴醫師認為最有效減肥法是少食加上運動,他以自己為例,一周吃七餐及跑五十公里,並鍛練出八塊肌。劉乂鳴醫師解釋肌肉的好處,身體肌肉多,代表低體脂肪,而低體脂肪才能真正遠離慢性病。他接著說,慢性病是一種發炎現象,台灣治療慢性病的方式就是吃消炎藥,但吃消炎藥並不會讓你身體不發炎,其實,還有很多方法,可以讓身體不消炎,如減肥。
劉乂鳴醫師說,肥胖會導致慢性病,如血壓高、血糖高、血脂升,然而,目前醫界思維是「高了就吃藥」,事實上,只要減十公斤,就可以不用吃藥。大家都知道吃藥不好,但並不知道不吃藥怎麼辦?少食是抗三高的有效方法,逆轉慢性病的重點是減少熱量,增加營養。
劉乂鳴醫師以他個人為例,他減了35公斤,減少熱量攝取,增加營養吸收,因為越少熱量才會越營養,才會越健康。劉乂鳴醫師以拆解英文單字「Breakfast」,他說「Break」是休息的意思,而「fast」除了有「快速」意思外,它還是醫學名詞"禁食",從這個單字,可以了解到不吃才正常、不吃才健康。他進一步說明,人類歷史吃三餐不到一百年,能夠吃三餐也是近一百年因為豐食足食才有的,早期打獵時代,當時是有一餐沒一餐,雖然這樣,但那才健康,理由是人體的體脂肪是儲備用,身體要等到不吃時才會開始燃燒體脂肪。
一天不吃滿三餐 古人養生智慧
那麼要怎樣才能燃燒多餘體脂肪呢?劉乂鳴醫師的答案是千萬不要吃滿三餐,而且要餓到肚子叫到不再叫,餓過頭才健康,也才能減掉體脂肪、遠離慢性病。過去歷史上曾記載,有一位患癲癇症患者,被抓去關七天後,癲癇症病好了,禁食是可以治癒癲癇症,劉乂鳴醫師認為,人只要吃現在1/4就可以活得好好,其它多出的3/4飲食量是在養醫生。
最近也有一項發現,飢餓可以治神經疾病,如失智症、阿茲海默症。劉乂鳴醫師說,家中有失智老人,對他孝順的方法是叫他不要吃,而要逆轉糖尿病的方法也是,而且,如果餓夠,腦細胞會再生。除了禁食外,劉乂鳴醫師還有一個理論即間歇性禁食,他分析,當老虎在獵補獵物時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,牠在擬定獵補計畫非常縝密,牠在最飢餓時可以跑最快且一定要獵補到,這種狀態,換成人類就會換來健康。
劉乂鳴醫師告訴我們一個事實,人的能量最好不是來自葡萄醣,最好的燃料最好來自酮體,因為葡萄醣多了,容易使腦部罹患失智症等腦神經疾病或慢性病,而且,激發我們腎上腺素也是促使我們健康的重要元素。劉乂鳴醫師明確告訴聽眾,靠藥物並不能逆轉慢性病,而最好的方法即「間歇性禁食」。
(工商時報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